[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上海建桥学院教育学院“美育·人文启智大讲堂” 成功举办《对话敦煌:择一事,终一生,延续一种莫高精神》讲座

发布者:潘贤康发布时间:2025-03-14浏览次数:26

上海,2025313—— 上海建桥学院教育学院“美育·人文启智大讲堂”迎来了敦煌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非物质文化遗产“敦煌壁画线描技法”传承人、杨浦区文联副主席、敦煌当代美术馆顾问——史敦宇老师。她在珠宝学院四楼报告厅成功举办了主题为“对话敦煌:择一事,终一生,延续一种莫高精神”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由教育学院主办,面向全校师生开放,旨在进一步弘扬敦煌文化,传承莫高精神。

 

讲座伊始,教育学院副院长马莹作为主持人,向全校师生隆重介绍了史敦宇老师。史敦宇老师1952年出生于敦煌莫高窟,是首批敦煌学者后人中第一个在莫高窟降生的孩子,她的名字由时任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的常书鸿先生亲自所起。她自幼跟随父母——敦煌学专家史苇湘、欧阳琳出入洞窟,学习临摹敦煌壁画,并得到了常书鸿、段文杰等先辈大师的悉心指导。

 

马莹副院长表示:“史敦宇老师的艺术生涯,是敦煌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生动写照。她不仅在艺术创作上成就斐然,更通过出版著作、举办展览、讲学等方式,积极推动敦煌艺术的普及与传播。”

 

1998年,史敦宇老师与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合作完成了“敦煌艺术普及教育”研究课题。她的作品被美国、日本、法国、韩国、马来西亚以及港澳台地区的众多收藏家珍藏,同时也受到国内外高僧大德的青睐。她的展览和讲座多次在国内外举办,如2005年应台湾佛光山主持星云法师邀请赴台湾讲学并举办敦煌壁画展。2010年,她的作品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的“唐风舞韵——史敦宇敦煌壁画复原作品个展”中展出,并被永久收藏。

 

作为“敦煌壁画线描技法”非遗传承人,史敦宇老师专注于壁画复原工作,通过考证补全残缺部分,尽可能恢复敦煌壁画的初始色彩,尽力呈现最初的“敦煌美”。她的作品形式多样,涵盖纸本、绢本、布本,其布上绘画技法源自父辈的传承。

 

讲座中,史敦宇老师分享了她与敦煌的不解之缘,以及她对敦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她深入探讨了敦煌壁画艺术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及其在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独特地位,并阐述了“莫高精神”的内涵——坚守、奉献、担当和开拓。她还分享了个人的艺术创作经历,以及如何将“莫高精神”融入到自己的艺术生涯中。

 

讲座的互动环节中,同学们积极举手提问,问题涉及敦煌艺术的保护、壁画复原技术,以及如何将敦煌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等多个方面。史敦宇老师耐心解答,她的回答不仅提供了专业知识,还激发了学生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现场提问环节中,提到了流失在海外的敦煌文物,这一话题引起了在场师生的深刻共鸣,激发了大家的爱国主义热情。

 

讲座中还特别安排了作品展示环节,史敦宇老师带来了她临摹复原的敦煌壁画作品,让在场的师生得以近距离欣赏这些艺术瑰宝。这些作品的展示不仅让听众对敦煌壁画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加深了大家对敦煌艺术美学和技艺的理解。

 

本次讲座中,师生们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讲座现场座无虚席,同学们和老师们都积极参与,展现出对敦煌文化的浓厚兴趣和对史敦宇老师讲座内容的高度认可。

 

史敦宇老师在讲座中强调了培养新一代对敦煌文化的兴趣和责任感的重要性,并对未来敦煌文化传承进行了展望。她鼓励听众继承和发扬“莫高精神”,为保护和传承这一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贡献力量。

 

讲座结束后,教育学院副院长马莹表示:“此次讲座不仅是一场学术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希望通过‘美育·人文启智大讲堂’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全校师生的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激发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 1/11
  • 2/11
  • 3/11
  • 4/11
  • 5/11
  • 6/11
  • 7/11
  • 8/11
  • 9/11
  • 10/11
  • 11/11



返回原图
/